深圳交通升级: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元描述:深圳交通规划2024-2035,打造“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全球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助力深圳成为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引言:深圳,一座不断进化的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交通也成为了发展的命脉。近年来,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深圳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为深圳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目标:该方案提出,到2035年,深圳将高水平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关键词:深圳交通规划,综合立体交通网,出行交通圈,快货物流圈,全球领先,物流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
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深圳将构建“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
“12312”出行交通圈是指:
- 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 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
- 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 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123”快货物流圈则意味着:
- 国内1天送达;
- 周边国家主要城市2天送达;
- 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则是:
- 10分钟接入高快速路网;
- 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
- 60分钟可达机场枢纽。
深圳港:构建“一体三翼”总体格局,打造全球领先的港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深圳将围绕“强化综合立体的对外交通网络、完善多层畅达的区域交通网络、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梳理18项具体任务。
在港口方面,深圳将构建“一体三翼”的深圳港总体格局,到2035年,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万标箱,LNG年接卸量达到2400万吨,汽车年运输量达200万辆,实现港口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深圳港的“一体三翼”格局包括:
- 一体:指以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等现有港区为基础,形成统一的港口管理和运营体系。
- 三翼:指分别以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三个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港口集群。
深圳港将重点加强与广州港、香港港的发展协同与服务对接,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综合竞争力。
同时,深圳港还将实现港口集疏运体系由公路主导向公铁水多方式协同转变,依托组合港、内陆港体系建设强化深圳港枢纽地位。
方案规划到2035年总计开通30个以上内陆港。
此外,方案提出全面提升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深圳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补齐航运金融、海事法律、航运经纪、船舶注册登记等高端航运服务短板,形成门类齐全、服务优质的高端航运服务体系。
该方案力争到2035年,注册航运企业或组织突破1000个,深圳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排名由当前第17名提升至前5名。
深圳机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优化航线布局
在航空方面,深圳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积极协调推进广深第二高铁、港深西部铁路、深惠城际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深圳与湾区其他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方案提出,落实深惠两地对接,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
同时,方案强调强化机场与全市域轨道交通网络特别是城市功能中心的高效衔接、便捷通达。到2035年,深圳的航空出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市域60分钟可达宝安机场,便捷高效地利用香港、广州、惠州机场。
在航线开拓方面,深圳将与香港、广州机场适度错位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快开通旧金山、纽约、波士顿等战略性航线;
- 积极拓展与深圳产业关联的全球创新型城市、新兴市场航线,争取中亚、南美航线的突破;
- 持续完善至东盟、东北亚4小时高频直达航线。
到2035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120条以上。
深圳铁路:打造六大铁路走廊,实现京津冀、长三角核心城市6小时可达
在铁路方面,深圳将立足拓展国内大循环经济纵深,强化铁路在深圳陆路对外通道中的核心功能。
方案提出,加快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推进深河高铁、深南高铁前期研究。
同时,方案将打造东部沿海、京九、京港澳、成渝、西部沿海、深圳至香港等六大铁路走廊,进一步提升辐射能级、拓展经济腹地。
方案还超前谋划时速600至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在深圳地区的合理布局。
方案力争到2035年,六大铁路复合走廊全面成型,国家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40公里以上,实现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6小时全面可达,4小时通达范围覆盖泛珠三角地级市比例达到55%。
深圳轨道交通:构建多网融合体系,实现全市域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市域“五主五辅”对外轨道枢纽体系。
“五主五辅”轨道枢纽体系包括:
- 主枢纽: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机场东站、深圳坪山站。
- 辅枢纽:光明城站、福田站、罗湖北站、深圳东站、平湖站。
方案目标是力争到2035年,全市实现高铁出行“多点始发、就近乘车”,全市域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中长途铁路旅客年发送量超过9000万人次。
同时,深圳将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包括:
- 推进时速200-250公里级区域高速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合理利用高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重点服务以商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城际出行;
- 加快时速160公里级都市圈快速城际铁路规划建设,重点服务都市圈中长距离通勤出行,拓展城市发展与职住选择空间。
深圳交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深圳交通规划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深圳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方案以构建全球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目标,将有力地支撑深圳成为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该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 提升城市竞争力:完善的交通网络将为深圳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 改善市民出行体验: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将有效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圳与周边城市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
然而,该方案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 资金投入: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 土地资源:深圳土地资源紧张,需要在交通建设中做好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技术革新:随着科技发展,交通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技术革新,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深圳需要:
-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探索新的交通管理模式,提升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拥堵。
- 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交通技术,提升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常见问题解答
Q1:深圳交通规划的“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分别意味着什么?
A1: “12312”出行交通圈指的是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123”快货物流圈则意味着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Q2:深圳交通规划中提到的“一体三翼”深圳港总体格局是什么?
A2: “一体三翼”指的是以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等现有港区为基础,形成统一的港口管理和运营体系,分别以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三个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港口集群。
Q3:深圳交通规划中提到将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具体措施有哪些?
A3: 深圳将积极协调推进广深第二高铁、港深西部铁路、深惠城际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深圳与湾区其他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
Q4:深圳交通规划中提到将打造六大铁路走廊,具体包括哪些铁路?
A4: 六大铁路走廊包括东部沿海、京九、京港澳、成渝、西部沿海、深圳至香港等。
Q5:深圳交通规划中提到的“五主五辅”轨道枢纽体系具体包括哪些车站?
A5: “五主五辅”轨道枢纽体系包括:主枢纽: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机场东站、深圳坪山站;辅枢纽:光明城站、福田站、罗湖北站、深圳东站、平湖站。
Q6:深圳交通规划的实施面临哪些挑战?
A6: 实施该方案面临资金投入、土地资源、技术革新等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克服。
结论
深圳交通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深圳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方案以构建全球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目标,将有力地支撑深圳成为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深圳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 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提升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拥堵。
- 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交通技术,提升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相信随着深圳交通规划的不断实施,深圳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成为一座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